专业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文章

做管理,以工具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
  • 王明春(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创始人和首席管理学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该是以工具为中心。可现实中,很多人却都是一种以工具为中心的思维与实践——企业管理,在他们眼里就是MBO(目标管理)、BSC、KPI、波士顿矩阵、IPD、OKR、JIT、HR三支柱模型、6σ 、PEST、战略地图、BLM、6个盒子、宽带薪酬、360度考评、杜邦分析法,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以及矩阵制、事业部制、流程型组织等等这些东西。

    而且,有人甚至到了工具拜物教的地步。我曾看到过一位专门从事“目标管理”教练的咨询顾问写过这样一段话:目标同频的过程是艰难的,难在同一框架内思考业务,难在上下思考维度的统一,但是即便艰难只要推进也总会有结果,在于是否相信。也就是说,在这位的眼睛里,就算“目标管理”法的问题再多,也一定要“相信”并坚持照那样做下去。

    还有就是上CRM、ERP、MES、OA等那些成型的管理软件,以及照着一些管理“大师”们的指引去搞诸如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青色组织等实践的行为,这些可以被看作是以工具为中心的另一些表现形式,其背后,都是一种把管理视为一项专门技艺,以及把管理模式化、套路化的心智模式。

    以工具为中心,等同于把管理工具等同于管理,甚至等同于适合所有企业的管理,这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世界的真实。企业管理实践中有很多的问题,都跟这个有关,都是以工具为中心的方式造成的。一种工具或方法不行,换一种工具或方法,也不过是把这种错误再犯一遍。有些工具是有用的,但工具主义是错误的。正如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George Box)所说:essentially, 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models are useful”(从本质上讲,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有些模型是有用的)。

    做管理,要直面对象与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企业管理实践上,要正确处理问题与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埃隆•马斯克在一次访谈中的一段话说得明白,我直接拿过来用:举例来说,如果有一系列关于扳手,螺丝刀和绞盘的课程,但不建立相关性,就很无聊。但如果你说,好吧,让我们拆开一个发动机,现在,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发动机拆开并装回去?嗯,我们将需要螺丝刀,我们将需要扳手,我们将需要一个绞盘,我们也许还需要一些内六角扳手。你必须把它拆开,然后再把它装回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理解为什么这些工具是相关的,并且你会记住它们。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释这些工具,然后,这些工具就会有意义。

    工具和方法,还是一种会使人狭窄化的东西。工具与方法是情境适用的,且不具工具和方法上的拓展性。最大的正确是回归事情本身。回归事情本身,还能使我们走上开放性实践和有效的创造管理的道路。关于这一点,这里直接从《大野耐一访谈录》中引用一些内容做个说明:

    ——总之,我们一心只考虑提高生产率。当时虽然市场中需要许多货车,但由于日本整体处于贫穷时代,即使制造出来了也无法全部销售出去,结果导致了丰田的危机。对“生产过多就是问题”的思考也是从那时开始。

    ——当时有的现场问题,是由于加工过多而造成的浪费,原因查找起来很困难,由于有中间仓库,要办入库单,出库单等手续,好不容易放到仓库里又没了,可不得了。那时听到一种叫超级市场的方式,那是1951-1952年的时候。 我们要在中间仓库里加强管理,但很难做到,补充的零件经常被盗,警察方面要我们提出申请报告,我们就得把盗案的始末写明,当时物品非常重要,像铜合金等是很贵的。于是,加工好的零件不放入库,而是放在明面柜子上。这样,到了明天东西要是没了,马上就知道了......因而诞生了看板方式。

    ——在这之前,组长的工作比较舒服,当智能自动普及以后,不需要操作者了,组长必须往返于机器出故障的地方,而且他并不知道哪里的机械出了问题,这下组长可忙坏了。 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装了一个指示灯,这个指示灯与各个机床相连接,放在一个地方,哪里发出异常可以马上知道,大大地提高了组长及修理人员的工作效果,有效地保持了生产正常进行。 由于安装了指示灯,工人减少的状况能够清楚地以数字表现出来。到了现在,安装指示灯不仅用在机械车间,甚至用到了总装线,就连生产线暂停的时间也能表现出来了。

    缺乏管理创新,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已经被置于一种模式和套路之中。做管理,不能是“药店模式”,只能是“医院模式”。以工具为中心的管理,是对管理的异化;以工具为中心的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的反动。许多人都是在把自己有过的管理经验和学到的管理方法当成管理,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把那些管理工具、方法等同于管理,是在企业管理上还没有入门的表现。那些掌握了一些管理工具和方法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管理的真理的人,就认为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售卖对象的人,是十分无知和可笑的。

    当然,以问题为中心,并非就没有误区,其中尤其要注意不要把自己认为的问题当成了问题。正如罗伯特•M•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写到:不要在逻辑上面摔跤,否则整个科学结构很快就会垮下来。只要你的推论稍有差错,你就会陷入无底的深渊当中。在科学式的思考当中,第一步就是要把问题写下来,其中主要的技巧就是只有你确实知道的东西才写下来,写的方式最好如下:问题:你的摩托车为什么发动不了?这么问听起来似乎很呆板,但是却是正确的。它要比这样写好:电路系统有什么问题?因为你尚不清楚真正的问题是否出现在电路系统,所以你应该先说摩托车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再进行第二个步骤。

    (来源:智栈研究2025年9月)

战略咨询| 组织效能| 管理入股| 创新管理| 企业转型| 管理课程| 正向管理| 项目顾问| 公司顾问| 项目咨询| 管理咨询